他是天才少年,15岁上大学,19岁读硕,22岁北大读博;是最年轻的省委书记(美中報道)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联结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内地的纽带。特殊的地理优势让这里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
今天我们来关注现任的青海省委书记,他15岁上大学,19岁读硕,22岁北大读博;目前是最年轻的省委书记。
官方简历显示,陈刚出生于1965年4月,江苏高邮人,1986年12月入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陈刚15岁考入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化学系,19岁攻读哈工大应用化学系硕士,22岁攻读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
1990年博士毕业后,25岁的陈刚在隶属北京一轻集团的北京玻璃研究所工作,历任北京玻璃研究所晶体室工程师、副主任,北京玻璃研究所副所长,北京一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玻璃研究院副院长。2000年,陈刚进入政坛,历任北京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北京市贸促会主任,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等职。
2012年7月,47岁的陈刚跻身北京市委常委,晋升副部级干部。在北京工作近23年之后,2013年6月,陈刚南下贵州跨省履职,担任贵州省委常委,次月兼任贵阳市委书记。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次月,陈刚离开工作了4年的贵州调入河北,出任河北省委常委,兼任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书记。同年6月,雄安新区管委会获批后,陈刚出任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负责雄安新区全面工作。
2017年7月,陈刚当选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2020年10月,陈刚被任命为河北省委副书记,并继续兼任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履新河北省委副书记两个多月后,55岁的陈刚进京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跻身正部级。2021年2月,他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直至2023年1月履新青海省委书记。注意到,陈刚工作履历丰富,青海是他继北京、贵州、河北后工作的第四个省份。
担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期间,陈刚曾因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表态贵阳科技园不许房地产项目参加引起关注。2013年9月8日,贵阳市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贵阳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双方签约了106个科研类、科技服务类、孵化器建设类、产业类项目,投资总额达465亿元。
签约仪式上,时任贵阳市委书记陈刚表示,“贵阳与中关村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不是‘乡下人’攀上城里的‘富亲戚’,而是一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选择。”
担任青海省委书记时陈刚深情的说到:作为594万青海人民的一份子,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抓住用好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弘扬青海历届领导班子的好传统好作风,紧紧依靠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新征程上求实效,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青海落地生根。(体制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