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六萬人秘密臥底部隊,每年投入九億美元,人皮面具…真實演繹007各種裝備(美中報導)
美媒獨家揭露,在美軍中有一個隱藏的世界最大秘密臥底部隊,總人數大約有6萬人。此特種部隊各種裝備,完全是007再現。
美國媒體《新聞週刊》(Newsweek)17日獨家揭露,在美軍中有一個隱藏的世界最大秘密臥底部隊,總人數大約有6萬人,是五角大廈在過去10年間所成立的。

該文還揭示了美、中、沙烏地阿拉伯、俄、印度等國家的軍隊開支。
據瞭解,這個秘密臥底部隊屬於一個名為“signature reduction”的計畫,他們的規模是美國中情局(CIA)秘密探員的10倍以上,以軍人、平民等身份做掩蓋,有時候還隱匿在私人公司或顧問公司裏。
《新聞週刊》對此展開了2年的調查,據他們瞭解,這個秘密部隊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特種部隊士兵,是美國軍方一個鮮為人知且完全不受監管的部門,沒有人知道這個計畫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多數人對“signature reduction計畫”是聽都沒聽過,更別說要求國會對其舉行聽證會了,當然也是從來沒有過。
然而,發展這支如此龐大的秘密儼然對美國法律以及《日內瓦公約》形成了挑戰。
共有130多家私人公司和數十個很少人知道的秘密政府參與這項計畫,這些公司每年投入超過9億美元為秘密部隊服務——從製造假檔和支付假名經營的個人帳單(和稅金)、製造偽裝品和其他設備來阻撓偵查和識別、製造隱形的拍照設備、在中東和非洲最偏遠的角落監聽行動。
特種部隊則是所謂的影子戰士,從巴基斯坦到西非的戰區追捕恐怖分子,也在諸如朝鮮和伊朗等地的敵後工作,但他們的工作範圍越來越廣為人知,包括軍事情報專家—搜集人員、反情報人員,甚至語言學家,成千上萬人同時部署,以一定程度掩護、保護他們的真實身份。
除此之外,還有“網路戰士”,他們在網路上用假身份進行活動,隱藏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搜集公共資訊,甚至參與競選活動、影響和操縱社交媒體。
以最簡單的創建假身份資訊為例,這並非是電影裏簡單地給特工人員一個假身份證或假護照就可以了,而是要創建一套符合假身份的完整社會資訊,包括個人付賬記錄、個人所得稅繳納記錄、出生地和家庭地址周圍情況、日常使用的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帳戶等,美國防部都雇傭了專門公司來負責維護,確保特工們在外出執行任務遭遇調查時能“過關”。
近年恐怖組織接連發佈數萬份美軍人員姓名和家庭住址,揚言要採取報復措施,這都是大數據技術“惹的禍”。這些因素都令執行秘密行動的美軍特工人員面臨暴露的風險不斷加大,所以必須在身份隱藏上更為周全。
五角大樓有一個“行動計畫和外出情報中心”,管理著國防部最大的軍事財務事項,專門負責監管為秘密特工提供的身份隱藏服務。
該中心還具有“滲透或操縱其他國家安保系統的能力”,以確保特工能規避其他國家的指紋識別和麵部識別等安全措施。例如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家打著農業器械旗號的公司,實際上在生產仿真人體的矽膠產品。“如同電影裏的情節一樣,該公司產品的仿真程度非常高,甚至可以改變人的容貌”。另一種幾乎看不出來的矽膠手套可以套在手上改變指紋特徵。
至於規避面部識別,美情報部門開發8000多種網路工具,用以侵入其他國家的專業系統。當美國特工人員過海關時,美情報部門將配合侵入外國政府的生物特徵和監視列表系統,修改相關數據,方便特工人員順利過關。
網路加密已成為通聯的最快捷方式。看似一部簡單普通的手機,在經過特種程式改裝後,可能成為通聯“密器”,即使被對手截獲,也可能無法讀取手機裏的機密資訊。為方便秘密特工們聯繫,美軍情報機構還研發各種偽裝的通信中繼裝置,以便在不安全或危險地域使用。這些裝置被偽裝成一塊普通石頭或者一棵小樹,裏面暗藏資訊接收和中繼裝置,只要特工經過,就能觸發裏面的裝置將資訊傳輸發回。據說在阿富汗,美軍就將秘密通訊裝置偽裝成一塊磚頭,方便特種部隊開展行動。
此外,美軍還研發其他保護性裝備。比如能實現自加熱的面料,防止被對手的紅外偵察裝備發現;在南亞地區,美軍將收發裝備“安裝”在當地人喜歡穿的大袍子內,穿上這種袍子就變成移動的信號接收器,能截收附近的電磁頻譜信號;還有一種射頻識別遮罩袋,可將特工人員使用裝備所發射的電磁信號遮罩掉,防範對手使用電子追蹤器發現其行蹤。
《新聞週刊》報導指出,“signature reduction計畫”是反恐的核心,也是五角大廈向俄羅斯等大國競爭轉變的一部分,競爭、影響和“低於武裝衝突程度”的干擾,或者軍方所謂的“灰色地帶”戰爭。
這個秘密部隊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特種部隊士兵,是美國軍方一個鮮為人知且完全不受監管的部門。
(文:美國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