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國萬象

美联储摊牌,中国或将要为持美债向美国付款,耶伦:不承诺向中国还债(美中報道)

5月22日,美国立法者继续围绕债务上限展开激烈、高风险且完全荒谬的斗争,目前,美国财政部现金账户仅剩下570亿美元,美国需要在接下去的一周内提高债务上限,否则将面临历史性的违约,并对美国的经济,金融和国家信用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表示,目前看起来美国当局更倾向于选择违约,而不是希望达成协议。

对此,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5月22日接受NBC采访时重申,如果新债务在6月1日之前未获批准,美国可能会违约,包括向中国,日本和华尔街大行等在内的美国债权人停止支付国债利息,在6月15日之前支付所有账单的可能性“相当低”,并警告该国最大的银行家们,潜在的债务上限违约将对美国金融系统产生影响,在一系列银行倒闭后,可能需要进行更多银行的合并。

这让目前已经满目疮痍的华尔街感到不安,表明美国银行体系裂缝仍在扩大,可能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美国银行业浩劫之际,美联储正式向市场摊牌,发出服软信号。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日前参加的会议上,在字字斟酌的发言中,因对银行业稳定性的担忧,出人意料的向市场暗示将会在6月份暂停加息的鸽派信号,称“美国信贷状况收紧意味着我们可能不需要将政策利率升至在其他情况下需要升至的高水平,就可以实现通胀目标”。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已经采取措施应对中型银行的问题,然而,银行业的问题仍然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鲍威尔称:“金融稳定工具帮助稳定了银行业的状况。这些问题也导致信贷条件趋紧,并可能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产生影响。”

而就在5月16日,美联储发布的报告已经表明,继三家银行轰然倒闭后,还有700多家银行因其资产负债表上存在超过50%以上的亏损正面临重大的安全和偿付能力风险,甚至存在倒闭可能,美联储表示,加息是造成美国银行出现大量亏损的催化剂,这在反复对峙的债务僵局环境下,更会迫使这些银行回收更多的流动性储备,造成美元荒现象。

根据美联储在5月20日最新公布的季节性调整数据,随着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美国的银行存款规模持续外流,截至5月10日当周,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减少264亿美元至17.1万亿美元,其中大型银行的存款损失规模就达到216亿美元,占据较大份额,存款规模连续第三周下降,刷新两年来最低水平。但最坏的情况还不止于此。

摩根士丹利在5月21日发表的报告中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就是一场闹剧,市场无需过度担心美国的债务上限问题,到最后一刻终将会通过,但紧随其后的危机,将更加可怕。

该华尔街机构认为,债务上限危机的结束却会引发下一个1.2万亿美元的美国银行业危机,这更值得警惕。因为,随着,美国财政部急于充实账户中资金流,将会为银行业可能的动荡埋下隐患,银行准备金面临进一步流失风险,债务上限危机造成的“次生灾害”可能令银行危机雪上加霜。

这样的结果可能还会加快全球央行远离美国国债市场的进程,直接影响美国财政部“卯吃寅粮”的能力,此时,美国财政部可能会强制要求美联储重新购买国债,就像去年8月,英国央行紧急入场购买国债时的情况如出一辙,很明显,这种行为就是量化宽松。

而被誉为“市场波动先知”的瑞信明星分析师Zoltan Pozsar在5月21日发表的报告中的解释就是,陷入“将死”之局中的美联储将在今年不得不重启量化宽松,以稳定美国的银行体系,这表明一旦美联储也紧急入场开始拯救美国的金融系统,那么,仍处在高位的通胀势必将急速回升。

按照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模型计算,在美国债务上限再度被提高之后,2023年接下去的数月内,美国财政部需要发行高达1.2万亿美元的新美债才能平衡支出,以此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来偿还债务。而通常情况下,当美债供应量激增时,其收益率也会随之上涨。

对此,美国白宫经济顾问Ramamurti表示,将债务上限推向危险边缘正在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如果达不成协议,意味着美国将出现短暂的技术性违约,其后果将远比更多银行倒闭或通胀率飙升更可怕。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5月20日发表的报告中警告称,无论国会达成何种协议和美联储采取何种货币政策,都不太可能以实质性方式解决“美国债务和通胀的大问题”,最终会导致美国出现“灾难性的金融崩溃”。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在5月14日写给股东的信函中也表示,美国银行业危机目前尚未结束,并将在未来数年继续产生影响,信贷条件也会更加紧张,一些抗风险能力更低的美国“影子银行”面临的可能是一场随时爆发的金融危机,并将会进一步损害美债的金融威望。

一些与BWC中文网有联系的华尔街交易员告诉我们称,主要经济体开始加速清算美债是他们对美债信心下降的迹象,因为美国目前正面临债务上限崩溃的经济困境,以及美债可能正在变成一种风险投资等因素。

正如美国银行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在5月21日发布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虽然,美国通胀率开始缓慢下降,但仍处在接近5%的高位,然而,目前的十年期基准美债收益率维持在3.5%-3.6%区间,这表明美债的名义收益率经月度通胀数据调整后仍处在负值区域。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实际收益率为负值则意味着包括日本中国英国比利时印度德国等在内的所有海外美债持有者或将要为持有美债而变相地倒贴利息,相当于向美国财政部付款,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实际收益率为负值也意味着投资者在购买美债时按月通胀计算会亏损,变成一种风险投资,这也意味着远超美债收益率的高通胀对冲了美债发行成本。

根据MSCI风险管理团队最新提供的压力测试模型,如果接下去的几个月内,美国通胀仍维持在4%-5%高位区间且美国经济出现实质性衰退证据,随着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上升,那么,长期美债投资回报率可能会从2021年初的10%至20%降到4%至5%。

虽然,美国债券是一种安全的低风险投资,是全球资产价格之锚,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其损失程度远超交易员们职业生涯中所见过的任何损失,且现在市场与美联储对利率终值的分歧至今仍在继续,而这种分歧有可能构成美国债市延续去年暴跌的风险。

对此,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在5月19日发表的报告中表示,目前,美国债务上限谈判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这表明市场对美国债务上限僵局的恐慌情绪可能仍会推动美债收益率飙升至10%,在历史上,在美国接近债务上限之际,美债收益率往往会大涨,被市场抛售,这在美国财政部越来越接近用尽账户上资金和美国银行业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将变得更加明确。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众参两院表示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会继续进行谈判,但双方目前均未表现出妥协意愿,因此就算多几天谈判时间可能也不会达成永久性的债务上限解决方案,紧接着,白宫表示,不排除最终援引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试图宣布债务限额违反宪法。

白宫经济学家警告说,长期违约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失业率飙升,同时破坏以美国国债为基础的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这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进一步的冲击波。

紧接着,穆迪经济学家伯纳德·亚罗斯在5月22日发表的报告中将此次债务僵局的破坏作用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相提并论,这种打击将会消耗美国经济的信用价值,由于美国金融系统内部已经缺乏信任,使得投资者会质疑美国债券的价值,美债被视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基石。这些事态发展可能会进一步破坏美国国债市场作为世界上最安全和最具流动性资产的声誉。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5月21日写给国会的一封信中表示,违约是不可想象的,美国永远不应该违约,不过,如果国会不提高联邦债务限额,可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并将损害美国的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美国将面临一场宪法危机的同时,也将面临经济和金融灾难,如果没有新的借贷能力,美国联邦将面临现金耗尽的危险。

耶伦进一步表示,不排除将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来避免违约的可能性。为此,国会有议员考虑铸造1万亿美元的金币,这枚硬币可以存入美联储并用于向中国等债权国家支付其债务和利息。

不过,耶伦驳斥“支付优先顺序”建议,有分析称,这说明若美国财政部没钱了可能选择直接债务违约。独立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称,若能熬过6月15日,美国大概率避免7月底之前违约,但6月头两周缺乏可用资金仍是“重大风险”。

我们注意到,虽然,进入5月以来,耶伦至少已经有13次向美国债权人和国会发出“债务违约将是一场经济和金融灾难”和将“真的损害美国信用评级”的预警,但耶伦在5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已经直言不讳的表示,“美国没有在无法支付全部付款义务时优先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债权人偿付美国国债的计划”。

这意味着耶伦驳斥“支付优先顺序”和铸造一枚万亿美元的金币优先向中国和华尔街大行还债的建议,这更表明,一旦美国财政部用于避免违约的现金用尽,美国将会不得不选择直接债务违约。

而这也可能是全球央行加速抛售美债以置换黄金的部分原因之一,特别是这个全球最大的美债庞氏骗局在违约预期下将会出现溃散的背景下,对此,美国金融网站零对冲在5月21日援引的报告中分析称,如果美债违约风险增加,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全球央行级别的美债大买家们甚至存在清空美债持仓的可能。(原创 BWC中文网)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