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關鍵時刻,江澤民當機立斷為中國贏得十年機遇期(美中報道)
中國已故外交家和國關學者吳建民寫道,“9·11”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面臨三種選擇:第一,靜觀,不表態;第二,靜觀各方反應和動向後再表態;第三,以最快的速度譴責恐怖主義。在“9·11”事件發生當晚,通過電視觀看事件整個過程的江澤民當即決定召集常委開會,中國政府選擇了第三種。吳建民認為,“9·11”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的反應迅速、及時、正確,尤其是兩國元首間的電話往來,對於穩定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影響深遠。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從“911”後美國的反恐行動中看到契機,尋求改善原本緊張的雙邊關係,得以爭取到“關鍵的十年”迅速提升國力,成長為有能力挑戰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新興超級大國。而與此同時,美國深陷反恐泥潭,耗費了巨大資源,盛極而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9·11”事件影響世界格局。
中國對“9·11”事件的快速反應
文/吳建民
(曾任外交部發言人、駐外大使、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外交學院院長等職)
2001年發生了“9·11”事件,這是國際形勢的一個重要轉折。值得注意的是,事件發生後僅五個小時,江澤民主席就主動與布希總統通電話,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譴責恐怖主義,向美國政府和人民表示同情和慰問。這一行動對於後來中美關係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外交上,這是一個十分成功的行動。
一、背景
2001年1月小布希就任美國總統以後,中美關係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早在總統競選期間,小布希就對克林頓時期的對華政策提出了公開批評,認為其對華政策太軟弱,應該增加強硬成分,並將中美關係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strategic competitor)。
上臺後,小布希不僅放棄了克林頓時期關於建立美中“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的表述,而且閉口不提克林頓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三不”承諾(即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臺灣加入以主權國家為條件的國際組織)。暗示美國將不放棄協防臺灣的義務,同時中止了中美軍事交流,大力推行導彈防禦計畫,試探構築亞太安全體系。其強硬態度給中美關係的發展蒙上了新的陰影。
在這種情況下,2001年3月19日,中國政府派錢其琛副總理訪美,旨在溝通資訊,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維護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錢其琛副總理的訪問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訪問後,在中美關係的戰略定位方面,美方放棄了“戰略競爭對手”的提法,提出“中美不是戰略夥伴,但也不是不可調和的敵人。中美是貿易夥伴,同時也是地區對手,是一個在諸如朝鮮半島等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可以合作的夥伴”,與中國發展友好的關係“符合美國最佳利益”,美方同意“從戰略高度處理兩國關係”。在臺灣問題上,美國政要一再重申美國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並暗示不會售臺“宙斯盾”級驅逐艦和愛國者3型導彈。布希總統同時還表示“特別渴望到中國訪問”。中美之間的緊張氣氛有所緩和。
然而,2001年4月1日在中國海南島以東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發生了美國偵察機撞擊中國軍用飛機事件,中美關係再度緊張。2001年4月24日,布希在回答美國廣播公司記者的提問時表示,如果臺灣面臨大陸攻擊,(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協防臺灣。4月,布希政府決定向臺灣出售先進武器,其中包括受到中國密切關注的裝備神盾級雷達系統的導彈驅逐艦等新式武器。在中國政府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下,美國政府不得不表示“非常抱歉”(very very sorry),事件最終得到了妥善解決,上述情況表明直至“9·11事件”發生時,中美關係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
二、中國政府面臨的選擇
“9·11事件”發生後,在當時,中國政府面臨著以下幾種選擇:
1.靜觀,不表態;
2.靜觀各方反應和動向後再表態;
3.以最快的速度譴責恐怖主義;
中國政府選擇了第三種。
三、具體操作過程
“9·11事件”發生當晚,江澤民主席通過電視觀看到了事件的幾乎全過程,當即決定召集中央常委開會。會後,北京時間9月12日淩晨1點47分,江澤民主席與布希總統通話,譴責了這一恐怖主義事件並向美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問,並向死難者家屬表示哀悼。這距第一起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僅僅五個小時。
9月12日晚,江澤民主席應約同美國總統布希再次通了電話。布希總統首先對江澤民主席向他致電就恐怖襲擊事件表示慰問和哀悼表示感謝。他表示期待著與江主席以及國際社會的其他領導人一起,加強合作,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布希希望美中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加強這方面的合作。江主席表示,中方十分關心救援工作的進展,並願向美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和協助。
9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發表談話,代表中國政府表示:“美國紐約和華盛頓地區一些地方受到嚴重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們對此深感震驚。”“中國政府一貫譴責和反對一切恐怖主義的暴力活動。”
“9·11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的反應迅速、及時、正確,尤其是兩國元首間的電話往來,對於穩定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影響深遠。2001年9月25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弗萊舍透露,美國總統布希仍將按原計畫參加10月20-21日在上海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非正式領導人會晤,但是將推遲對東京、漢城和北京的訪問。在國家遭受巨大災難的情況下,作出如此決定顯示了美方對中國的重視,反映了雙邊關係的改善。2001年10月18日APEC雙部長聯合記者招待會上,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就表示,“9·11事件”之後,來自中國的反應令人鼓舞。中美雙邊關係在諸多領域也越來越好。雖然在撞機事件的處理上中美雙方還有不同之處,但我們都應當向前看。
2001年10月18日至20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在“9·11事件”後首次出國參加上海APEC會議。其間,江主席和布希就中美關係、臺灣等問題進行了長達三小時的交談。布希明確表示“美國希望同中國建立具有建設性關係”,“我們尋求一種坦誠、有建設性和合作性的關係”。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將中美關係定位為雙方致力於發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這為今後兩國關係確定了積極的發展方向。
“9·11事件”是美外交政策的轉捩點。在前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突然之間失去了可與之對弈的對手。誰是美國的敵人?這是美國戰略思考中的大問題。“9·11事件”和中國迅速作出的反應使美國認識到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恐怖主義才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美國需要中國的合作和支持。如果說“9·11事件”前美國是把對華政策的側重點放在遏制和防範中國成為美國未來的對手上,那麼該事件後美國就將側重點放在尋求與中國合作和發展關係上。
2002年2月,小布希總統再次對中國進行了工作訪問。訪問期間,江澤民主席就雙方維護和發展兩國關係的積極勢頭、充實建設性合作關係提出加強對話、加深合作、妥善處理分歧和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四點意見。布希對此表示贊同,並認為,經過30年的發展,中美關係已是成熟的、彼此尊重的,對兩國和全世界都很重要。2002年4月,胡錦濤副主席訪美並取得了成功。2002年10月22日至25日,江澤民主席應邀訪美,並到布希總統在德州的私人農場克勞福德牧場做客。在“9·11事件”發生後僅一年之內,中美元首就進行了三次會談,兩國關係趨於穩定。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不同於“過去”,中美關係不再是一個爭論的焦點。這些都反映了中美關係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期。
四、啟示
(一)外交要著眼於人民
外交要著眼於人民,這是我國外交一貫堅持的方針。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外交工作的落腳點還是在影響和爭取人民。”我曾經有機會當面請教過江主席,為什麼“9·11事件”發生後五個小時就決定與布希總統通電話。江主席說:“外交工作的基礎是人民,中美兩國人民是友好的。‘9·11事件’使那麼多無辜的美國人遇難,我們中國人當然要表示同情和慰問,人心都是肉長的。”
江主席的話不多,但闡明了一項外交的重要原則,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中華民族是一個很富有同情心的民族,在別人遭受危難的時候,中華民族總是表示同情和慰問,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9·11事件”使美國人民遭難,看到那麼多人在熊熊大火中死去,江主席決定立即給布希總統打電話,向美國人民表示同情和慰問,也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事實證明,這一行動的效果非常好。小布希上臺初期,中美關係中的變數增多,他在競選中稱中國“不是美國的戰略夥伴,而是競爭對手”。在“9·11”這個關鍵時刻,江澤民主席的電話對中美關係回到正常軌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在關鍵時刻要當機立斷
事實十分明顯,事件發生後五小時打電話與三天後打電話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機立斷的根據是對事件性質的判斷,“9·11事件”是赤裸裸的恐怖主義行動,導致大批無辜者喪生,而反對恐怖主義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
當機立斷要根據人之常情。事件發生五小時,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7號樓尚未倒塌,廢墟還冒著煙,此刻的美國人民是最悲痛的。人在悲痛的時候最需要同情、支持和慰問,這是人之常情。一個人處境最困難的時候,你向他表示同情和慰問,他是很難忘記的。“人心都是肉長的”,這就是人之常情。可見,外交不僅不能排除人之常情,有時人之常情還是導致在外交上作出正確決定的關鍵因素。(名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