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春秋

著名歸僑歌唱家葉佩英逝世!她的歌聲永遠留在我們心裏(美中報道)

據北京日報消息,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於4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葉佩英是馬來西亞歸國華僑、七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家喻戶曉的歌曲《我愛你,中國》正是由她原唱。

從小愛唱歌

15歲回到祖國深造

葉佩英1935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玻,祖籍廣東惠陽。

從小愛唱歌,葉佩英在馬來西亞循人學校的音樂課和合唱團裏學會唱《鋤草歌》、《勸同學莫上當》、《畢業歌》、《槍口對外》等中國的歌曲。上中學時,葉佩英又接觸了黃自的清唱劇《長恨歌》等,並到華語電臺播唱,到雪蘭莪大會堂演出。

“我的父母告訴我,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我們的家鄉叫唐山。在國外,我深深感受到弱國被人欺。”葉佩英曾在採訪中說。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她告別父母從馬來西亞回國,在廣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師大附中完成中學學業。

叶佩英获得的部分奖项和荣誉。(央视文艺)

1955年,葉佩英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羅忻祖和湯雪耕。1961年,葉佩英畢業留校,經常參加大型音樂會演出。

對於從小生活在馬來西亞的她來說,從來沒有接觸過民族唱法,而擅長說客家話和廣東話的她對地方語言的吐字腔調更是一竅不通。為了克服咬字吐字的困難,她鑽研學習戲曲和民歌,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中西結合的唱法,為美聲唱法民族化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貢獻。

首唱《我愛你,中國》

歌曲家喻戶曉經久傳唱不衰

葉佩英最為廣大觀眾熟知的代表作是《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是著名詞作家瞿琮和著名作曲家鄭秋楓為一部反映愛國華僑心系祖國的電影《海外赤子》創作的。

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電影《海外赤子》的播映,葉佩英演唱的插曲《我愛你,中國》迅速傳遍神州大地。

這位從馬來西亞歸來的海外赤子,將她對祖國的一片赤誠和熱愛傾注在深情的歌聲中,打動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多年來,葉佩英一直用她那甜美的歌喉、圓潤的嗓音,歌唱著生活,歌唱著祖國。

中央音乐学院刚毕业时的叶佩英

在國外演出時,每到一地,僑胞們都希望她唱《我愛你,中國》。“台下,他們邊聽邊流淚;臺上,我邊唱邊流淚。”在葉佩英看來,這首歌曲凝結的“不僅是海外赤子的情懷,也是中華民族的情懷。”

1980年,在優秀群眾歌曲評獎中,該曲被評為“優秀群眾歌曲”。1983年,獲得第一屆優秀歌曲評選“晨鐘獎”。1984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歌曲集。後來這首歌有英國、法國、朝鮮等多個外語版,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僑華人。

此外,葉佩英還應多位作曲家之邀,首唱了多首時代之聲:演唱的為大慶建設者創作的《大慶啊!我願把火紅的青春獻給你》,歌唱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沂蒙山,我對你說》,還有為電影《丫丫》《苦難的心》《排球之花》《水晶心》《飛向太平洋》等演唱的插曲,都在當時廣為流傳。

1993年葉佩英被批准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貢獻津貼,並被《中外文學藝術名人肖像》和《中國人名大詞典》選為“當代人物卷的藝術家”。

葉老師千古,一路走好!

4月7日,上海音樂人,歌手@平安anson在社交媒體發文悼念:“是您,把《我愛你,中國》這首膾炙人口的歌傳遍大江南北;是您,傳授了我很多技巧,教我如何把這首歌唱好。我也因為這首歌被大家所熟知。

小輩將繼續發揚老藝術家的優良傳統,把這首歌好好地傳唱下去。葉佩英老師千古,一路走好。”

歌聲永存

葉佩英老師,一路走好!(中國僑網)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