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萬花筒

明朝滅亡時,勢力龐大的錦衣衛去哪了,怎麼沒有救國?(美中報道)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誅殺宰相胡惟庸,連坐之人多達三萬,隨著劊子手的手起刀落,三萬人頭落地,大明鷹犬錦衣衛登上了歷史舞臺。

當年,宰相胡惟庸向朱元璋上奏,家裏的舊井突然湧出了醴泉,此乃祥瑞,想請朱元璋駕臨寒舍觀賞。朱元璋覺得此事十分稀奇,於是欣然同意。

當天,朱元璋從西華門出宮,前往胡惟庸府上,誰知出行沒有多久,突然從路邊沖出了一個人,攔住了朱元璋的禦駕,侍衛們深怕是行刺,一擁而上,將人圍住,拳腳相加,差點將此人打死。

攔架的人被打得奄奄一息,滿身是血,已然說不出話來,但是依然攔住了朱元璋的去路,一手指著胡府的方向,朱元璋覺得此事有蹊蹺,於是轉身返回了西華門。

站在西華門的城樓上,朱元璋向不遠處的胡府望去,只見胡府的走廊兩旁和牆內埋伏了許多士兵,這架勢分明是胡惟庸要造反。

朱元璋立馬派出了軍隊前往圍剿,很快胡惟庸就被捕,立即押赴刑場,這件事在史上被稱為“雲奇告變”,而告密的宦官雲奇也在不久之後,因身受重傷而亡。

胡惟庸一案牽連甚廣,被抓的人多達三萬之多,在寒光閃閃的屠刀背後,錦衣衛也因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們身穿飛魚服,手持繡春刀,冷酷無情,上到群臣,下到百姓皆在他們的監視中。

然而,這個號稱大明最強特工機構的錦衣衛,在大明王朝覆滅時卻沒有出現。那麼錦衣衛是怎樣由盛到衰,最後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大明滅亡的時候,錦衣衛在做什麼,他們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這一切,還要從朱元璋與胡惟庸的權力之爭說起。

朱元璋雷霆手段,打造秘密情報機構錦衣衛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彼時還是吳王的朱元璋經過多年的征戰,建立起了大明王朝。然而,朱元璋是個草寇皇帝,對祖宗立法全然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制定,無奈之下,就照搬了元朝的制度。

但是在元朝制度中,有一個重要的部門叫中書省,政出中書,萬事不能越過中書省。這使得想要以政事執掌天下的朱元璋,在掌管政事和官員上,處處被掣肘,皇權被削弱,以致於疑慮重重。

當時,作為中書丞相的胡惟庸還算忠心耿耿,但是,隨著中書省的職責權利不斷擴大,胡惟庸開始瞞事不報,結黨營私,貪財好利。宰相專權,朱元璋坐不住了!

以朱元璋強烈熾熱的權力之心來說,他不僅要將中書省連根拔起,還要將皇權集中在自己手上。於是,一個神秘的組織應運而生。

⒈錦衣衛初立,前身為拱衛司。

為了鞏固皇權,順便監察各級官員,朱元璋想要選取最信任的人來組建這支隊伍,而最合適的莫過於內廷拱衛司。

拱衛司承擔的是朱元璋貼身侍衛的職責,這些人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是忠心不二的死士,而最精英的要數儀鸞司,朱元璋也選中了他們去執行這項任務。

從此之後,儀鸞司的侍衛們開始變幻出各種身份,潛伏在各處,探查情報。在胡惟庸還在野心膨脹的時候,儀鸞司已經將與胡惟庸緊密來往的大臣,擬定了一份名單,呈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看到這份名單後,十分驚駭,這滿朝文武,與胡惟庸關係密切者占了大半,胡惟庸不可再留了。

隨著儀鸞司的偵查與匯總,胡惟庸欺上瞞下的罪行被一一揭露,而“雲奇告變”的爆發,最後促使了朱元璋對胡惟庸痛下殺手,以絕後患。

胡惟庸被抓當天,就被淩遲處死了,他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將他置於死地的人,是那個曾經毫不起眼的儀鸞司。胡惟庸死後,接著被處以極刑的人多達三萬人,而這些人都在儀鸞司呈報的名單中。

隨著手起刀落,數萬顆人頭伴著劊子手的刀光滾落一地,目睹著這樣血腥場景的朱元璋,終於感受到了上位者大權在握的快感,這一切都離不開儀鸞司的偵辦。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親自為儀鸞司賜名“錦衣衛指揮使”,儀鸞司至此正式成為了大明最出色的情報機構,直屬於帝王,名正言順地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從此,錦衣衛的密探無孔不入,到處收集情報,為朱元璋組建了強大的情報帝國,這使得大明朝的官員終日生活在監視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然而,錦衣衛的輝煌不可能是永久的。十年之後,年過六旬的朱元璋在經歷了馬皇后的病逝,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為了保全朱允炆的皇位,清算錦衣衛的時候到了!

⒉為鞏固皇位,偵辦藍玉案,錦衣衛遭遇清算。

朱元璋繼位後,立了皇長子朱標為太子,但是朱標英年早逝,於是,皇位一下子就砸到了皇長孫朱允炆的頭上。但是朱允炆性格懦弱,為了保證皇權不旁落,他開始為朱允炆掃除障礙。

當時,被稱為武將之首的藍玉,為朱元璋南征北戰,戰功卓著,因此被封為了梁國公,此後,自恃有功的藍玉也開始逐漸膨脹起來。

他經常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不尊朱元璋的號令,更甚者,他培植黨羽,隨意任命將領,還在回京途中,自私毀關,橫行霸道,胡作非為,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忍受的。

隨著禦史的彈劾,朱元璋更加忌憚藍玉,在皇帝的授意下,錦衣衛羅列了藍玉的一系列罪證,將藍玉抓捕入獄,刑罰下,藍玉招認了自己謀反的罪行。

隨後,朱元璋以謀逆罪,對藍玉抄家滅祖,牽連者多達一萬人,這是繼胡惟庸一案後,又一個牽連甚廣的慘案,大明王朝瞬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解決了外廷的威脅後,朱元璋深知錦衣衛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超出了朱允炆所能控制的範圍,於是,剝奪了錦衣衛審理案件的權利,將錦衣衛的職權移交給了三司。

而為了平息藍玉案的眾怒,朱元璋更是將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處決了。洪武三十一年,時年71歲的朱元璋在皇宮平靜去世,走完了他身為帝王的一生,錦衣衛也隨著朱元璋的去世,進入了低谷。

再次崛起,無辜大臣被屠戮,錦衣衛助紂為虐

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繼承皇位,接下了朱元璋嘔心瀝血創建的大明王朝,可是因為朱元璋的屠戮,朝臣空置,錦衣衛無權,給了燕王朱棣可乘之機。

在位四年後,燕王朱棣攻陷了南京,建文帝隨著皇宮大火失蹤,朱棣登上了皇位。然而,得位不正,對建文舊臣痛下殺手的朱棣,遭受到了天下人的責難,為了穩固皇權,沉寂了四年的錦衣衛被重啟。

⒈錦衣衛崛起,朱棣設立東廠,掣肘錦衣衛。

錦衣衛被重啟後,朱棣延續了朱元璋的管理制度,恢復了錦衣衛的職權。一場清理舊臣的殺戮也即將到來,繡春刀一出,必定是血跡斑斑,然而,誰也無法阻止朱棣想要重塑皇權的決心。

當時,只要是錦衣衛出現的地方,即便是各地官員也不能橫加干涉。不管是何地的官員與百姓,只要是流露出對皇帝的不滿,那麼繡春刀就會架在他們的脖子上。

然而,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時期,紀綱的到來,使得錦衣衛最終成了惡魔的代名詞。紀綱作為錦衣衛指揮使,熱衷於研究各種刑罰,只要有新的犯人入獄,他就會將新的刑罰在他們身上試驗,不僅如此,紀綱利用職權之便,對官民敲詐勒索,無惡不作,甚至靠著走私貪墨,積累了巨額的財富,這些財富支持著他無限膨脹的野心。

紀綱開始培植死士,私自打造兵器,不滿足當一個錦衣衛指揮使了,然而紀綱僅僅擁有了蠢蠢欲動的狼子野心,還沒有開始行動的時候,就被人舉報了。

舉報紀綱的是一名宦官,也是朱棣實際上的心腹。紀綱被抓後,被朱棣以謀反罪淩遲處死,紀綱死後的四年,朱棣成立了東廠,負責監管錦衣衛,從此,錦衣衛只能匍匐在東廠的腳下。

⒉錦衣衛權利被削弱,巴結東廠,殘虐朝臣。

朱棣死後,東廠的權利越來越大,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期,大太監王振帶領著東廠走向了全盛時期。當時的東廠,不僅監管錦衣衛,還對朝臣百姓進行監管,錦衣衛的權利被削弱。

為了不讓錦衣衛沒落下去,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馬順開始巴結王振,盡心竭力地為東廠打擊群臣,廠衛合作,挾制百官,大明王朝陷入混亂,然而錦衣衛卻希望以此能重獲發展。

然而,希望終究是會落空的。在大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明英宗親征瓦剌,隨著兵敗被俘的消息傳回宮中,群臣激憤,奏請朱祁鈺殺了王振。隨著王振一黨被誅滅,馬順也被處死,錦衣衛只能收斂鋒芒,以待來日。

到了明武宗時代,錦衣衛直接呈報皇帝的權利也被收走了,指揮使必須將情報呈報給東廠,再由東廠呈報給皇帝,由此,錦衣衛幾乎是變成了東廠的下屬部門,只幹一些審問、抓捕的髒活累活。

然而,這還不是錦衣衛最沒落的時期,隨著另外一位宦官的到來,大明王朝進入了最黑暗的時期。

⒊重開西廠,錦衣衛職權再度被削弱

當時的大太監劉謹深得明武宗朱厚照的寵信,得勢後,他重新開啟了西廠,用來監察東廠和錦衣衛。西廠的手段,比之東廠和錦衣衛,有過之而無不及,手段極其殘忍。

當時的大明王朝,朝臣百姓們,已經常年生活在東廠和錦衣衛密探的監視之下,現在又來一個西廠,更加苦不堪言。

為了將情報權利握在自己手中,劉謹又設置了內行廠,自己擔任提督,一舉節制了所有情報機構的權利,這樣的舉措直接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

群臣們聯合了東廠與錦衣衛,趁劉謹出宮的時候,上書皇帝,痛呈劉謹的罪行,所謂牆倒眾人推,群臣上書後,明武宗也不敢怠慢,立即下令逮捕了劉謹,隨後處死。

隨著劉謹的倒臺,西廠和內行廠相繼被廢,東廠回歸了最高特務機構的位置,而錦衣衛一直依附於東廠,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明朝晚期。

錦衣衛的另一面,忠心直諫卻無法挽救大明王朝

雖然在明代歷史中,錦衣衛常以反面角色出現,繡春刀一出,寒光四起,殺人如麻的錦衣衛形象深入人心。

但是,這並不是錦衣衛的全部,在那個善惡交織的年代,也不乏有忠正之士,立足其中,企圖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

⒈患難與共的袁彬

袁彬在明英宗時期,只是一個錦衣衛的小官,他的父親袁忠,雖然侍奉了四代君王,但是因為忠厚老實,在錦衣衛中也是寂寂無名,袁忠退休後,袁彬接替了他的職位。

如果不出意外,袁彬也會像他的父親那樣,寂寂無名,等到退休。但是,因為明英宗被太監王振慫恿親征瓦剌被俘,袁彬也一起成為了俘虜。

在被俘虜的一年時間裏,明英宗經歷了這一生最痛苦的時光,除了陪伴在側的袁彬,他無依無靠,在弟弟朱祁鈺登基後,他更加感覺自己是被大明拋棄了。

還好,袁彬時時刻刻陪伴在他身邊,在袁彬的鼓勵下,明英宗才逐漸堅強起來,保全自己得以回到大明王朝。

八年後,明英宗復辟,深感袁彬對自己的恩情,明英宗提拔袁彬為錦衣衛指揮使。在袁彬執掌錦衣衛的這幾年,善待群臣,清廉公正,一下子就扭轉了錦衣衛聲名狼藉的地位。

⒉直言死諫的沈煉

嘉靖年間,因為嚴嵩專政,殘害忠良,錦衣衛沈煉直言不諱,抨擊了嚴嵩一黨的所作所為。明史記載:

沈煉為人剛直,嫉惡如仇,性格疏狂。

就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沈煉得罪了權臣之子嚴世蕃,嚴世蕃牢牢記住了沈煉的名字,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嘉靖29年,蒙古率軍入侵,沈煉主張應戰,而嚴嵩卻主張求和,看著這滿目瘡痍的山河,慘遭蹂躪的百姓,沈煉悲憤交加。

他上書嘉靖帝,痛斥嚴嵩父子的罪行,希望嘉靖帝能嚴懲嚴嵩,挽救大明江山。可是,這份上書在嘉靖帝眼裏,仿佛是在說自己的罪過,盛怒之下,沈煉被革去官職,流放外鄉。

然而,沈煉並沒有退縮,在被流放的時候,仍然不斷抨擊嚴嵩禍國,最後,嚴嵩將沈煉議罪抓捕,殘忍殺害。

雖然沈煉身死,但是他痛斥嚴嵩的罪狀,也成了嚴嵩父子的催命符,可以說,沈煉所處的時代,是錦衣衛難得的清廉公正,剛正不阿的時期。

⒊錦衣衛最後的榮光

如果說嘉靖朝是錦衣衛的黃金時期,那麼萬曆朝就是錦衣衛最輝煌的時期。萬歷年間,日本侵略朝鮮,為了援救友邦,也為了阻止日本圖謀中國,萬曆皇帝決定出兵援助。

雖然兵力已經集結,但是對日本的兵力毫無頭緒,此時的萬曆帝想到了錦衣衛,於是,派遣了錦衣衛奔赴日本、朝鮮搜集軍事情報。

在大明軍隊的鐵蹄踏進朝鮮的時候,錦衣衛早已編織起了巨大的情報網,在錦衣衛的幫助下,大明軍隊長驅直入,打得日本四散潰逃。

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錦衣衛受到了皇帝的嘉獎,然而這卻是錦衣衛在明朝最後的榮光。那麼能將日本打敗的錦衣衛為何不能挽救大明王朝呢?

⒋最後的錦衣衛

萬曆皇帝駕崩後,大明王朝的國勢也急轉直下,錦衣衛也陷入了黨爭內鬥的漩渦中,在魏忠賢的帶領下,錦衣衛完全淪為了政治鬥爭的工具,被消耗殆盡。

等到崇禎皇帝上位時,大明早已是千瘡百孔,此時的錦衣衛也在過度內耗中,難以恢復。雖然在崇禎皇帝上位之前,一直想著要罷黜廠衛,然而上位後的無人可用,讓崇禎皇帝只能重用廠衛。

此時的東廠和錦衣衛早已過慣了舒坦的日子,想要這些人振興國家已經是癡人說夢,無奈之下,崇禎皇帝罷免了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命吳孟明接替,成為了明王朝最後一位指揮使。

然而,在國破家亡之際,錦衣衛不僅沒有站出來抵抗外敵,而是眼睜睜地看著李自成攻入北京。早在這之前,吳孟明早已逃跑,而駱養性則上交了三萬兩白銀,換取了性命,一直活到了順治朝。

能為了大明王朝一戰的錦衣衛只剩下李若璉一人,即便他死守崇文門,也無法改變大明滅亡的結局,最後,李若璉自縊殉國。

最後

西元1644年4月25日,歷時276年的大明王朝走向滅亡。崇禎皇帝逼死了自己的周皇后與袁貴妃後,用寶劍砍下了長平公主的手臂,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女兒,崇禎皇帝痛苦呐喊:“你何故生在帝王家!”

在處置完親人後,崇禎皇帝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下,在煤山自縊而亡,結束了他作為帝王的一生。然而,大明王朝滅亡了,錦衣衛卻依然存在。

清朝入主中原後,明朝剩餘的錦衣衛又轉頭投降了清朝,清廷也效仿了明朝,設立了錦衣衛,但是僅作儀仗之用,然而僅僅存在了一年,錦衣衛被順治徹底廢除了。

從此,結束了錦衣衛長達300多年的歷史,最終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縱觀整個大明王朝,帝王們妄圖通過錦衣衛,監視朝臣百姓,讓整個社會處在高壓之下,以達到集中皇權的目的。

然而,這並沒有讓大明王朝延續千年,反而加速了明朝的衰敗。後世對大明王朝的評價卻是,明非亡於流寇,而是亡於廠衛,這也印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

(來源|青書紀年)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